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基于OpenHarmony的AI复合机器人挑战赛
赛项组别:本科组和高职组
竞赛类别:人工智能应用挑战赛
二、竞赛背景
OpenHarmony(开源鸿蒙)是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项目,目标是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基于开源的方式,搭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促进万物互联产业的繁荣发展,截至2024年11月30日,社区已有390+家伙伴,覆盖教育、工业、金融、航天、商业、警务、城市、交通、医疗、电力等领域,OpenHarmony社区已成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根社区,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必将掀起新一波浪潮,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同时,政府对国产操作系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了支持鸿蒙系统的发展,政府和企业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开源鸿蒙国产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鸿蒙系统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鸿蒙开发,企业希望通过引入鸿蒙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因此,对于能够参与生态构建、推动鸿蒙系统应用拓展的人才需求也在随之激增。开源鸿蒙面对的设备与场景广泛,需要的人才不仅限于单一的软件开发领域,还包括硬件开发、系统集成、测试验证等多个方面,开源鸿蒙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人才缺口也将进一步扩大。
基于OpenHarmony的AI复合机器人挑战赛将开源鸿蒙、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相结合,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下,赋予复合机器人拥有自主思考能力,对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有自我认知能力,实现具身智能。
本次竞赛以“OH-AI复合机器人”平台为竞赛载体,围绕着开源鸿蒙系统、大模型和机器人应用技能,考核参赛选手在适应赛场地形条件下,通过人机交互、边缘端平台部署、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技术融合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设计和训练以及大模型功能巧妙融入,实现工地人员检测和设备检测等智能化功能。体现技术训练全面性和典型性,重点考查参赛选手对鸿蒙系统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规范操作意识、创新创意思维,能够全面地检验参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掌握开源鸿蒙、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专业技能的跨领域复合型技能人才。
三、竞赛方式
本赛项预计分初赛和决赛两轮进行。初赛采用线上形式,预选赛阶段考核前会统一下发参考源码包,选手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按照竞赛要求,通过源码包独立完成竞赛内容,完成后将材料包(选手信息、演示视频、参赛队源码包)统一上传到规定的邮箱中,具体要求参考预选赛竞赛内容;决赛采用线下形式,选手在给定的竞赛场地上完成竞赛任务。
决赛采取多场次进行,由赛项组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参赛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决赛场地比赛。
四、竞赛内容
(一)预选赛内容
预选赛本科组及高职组考核模式一致,试题类型为应用程序代码实操,在应用开发平台(DevEcoStudio)中完成,满分为100分。竞赛任务分为三大部分:模块导入、应用界面设计、通信逻辑实现。
模块编号 |
竞赛范围 |
竞赛内容 |
A |
模块导入 |
在基础工程中导入指定外部API模块 |
B |
应用界面设计 |
在开发软件中编写代码设计应用程序界面 |
C |
数据解析 |
在应用程序中实现指定的数据内容解析 |
模块A导入外部模块,需要调用模块内部接口并能够正常构建;模块B实现页面展示以及按键点击完成事件;模块C将指定数据输入应用程序,将数据解析后的各项值展示于页面中。
材料包提交:
所有参赛队伍必须提交作品材料(电子版)一份,材料内容包括:
1. 参赛队伍基本信息,包括学校/学院的名称、成员信息、作品名称;
2. 三个演示视频(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2分钟内),能够展现作品相应功能或模块的完成与运行效果;
3. 源码包(整个工程空间)统一压缩(zip格式)命名为“OpenHarmonyAiBot.zip”;
4. 以上材料统一打包为一个压缩文件(zip格式),命名为例“基于OpenHarmony的AI符合机器人挑战赛(本科)-院校名称-第一作者姓名.zip”,邮件形式发送至(3822980815@qq.com)处。选手需严格保证其中文件的真实性、原创性及有效性。
(二)决赛内容与时间
决赛要求参赛选手使用竞赛组委会提供的OH-AI复合机器人完成竞赛任务,本科组和高职组考核内容有所不同。
本科组与高职组决赛竞赛时间均为120分钟。决赛要求参赛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以下各组对应的考核内容。
1.本科组
竞赛任务内容包括机器人基础控制、机器视觉识别、地形环境感知、全自主综合应用开发。考核的技术要点包含OpenHarmony应用开发、硬件接口调用、硬件通信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视觉识别技术。本赛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任务模块 |
任务名称 |
考核内容 |
一 |
机器人基础控制 |
参赛选手通过编写应用,安装于机器人板卡中,实现控制完成规定的动作任务。 |
二 |
机器视觉识别 |
使用机器人摄像头进行题型识别并完成指定任务。 |
三 |
地形环境感知 |
完成障碍路段通过,到达指定区域。 |
四 |
全自主综合应用开发 |
根据任务要求,结合路径规划、目标检测、目标抓取,实现指定任务 |
2.高职组
竞赛任务内容包括机体安装与功能测试、机器人控制、地形环境感知、自主控制综合应用开发。考核的技术要点包含OpenHarmony应用开发、硬件接口调用、硬件通信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视觉识别技术本赛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任务模块 |
任务名称 |
考核内容 |
一 |
机体安装与功能测试 |
参赛选手完成机器人机体安装操作,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相关的功能测试。 |
二 |
机器人控制 |
完成指定的机器人动作、应用开发。 |
三 |
地形环境感知 |
完成障碍路段通过,到达指定区域。 |
四 |
自主控制综合应用开发 |
根据任务要求,结合路径规划、目标检测、目标抓取,实现指定任务 |
五、技术平台
(一)预选赛竞赛平台
本赛项预选赛由参赛选手自行安装开发IDE,在开发平台完成考核任务。开发平台推荐参数如下:
开发平台 |
详细参数 |
开发预览环境 |
Windows、DevEcoStudio4.0.0Release |
(二)决赛竞赛平台
本赛项决赛使用指定“OH-AI复合机器人”平台完成综合应用技术实操考核任务。“OH-AI复合机器人”平台参数如下(以实际情况为准):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开发设备 |
基本配置: 推荐:CPU为I7,16GB内存,硬盘1T,显示器27寸 开发环境: Windows、DevEcoStudio4.0.0Release |
OH-AI复合机器人 |
基本配置: (1)机体规格: 长度/宽度/高度/:323mm/251mm/498mm (2)重量:5.5kg (3)机体材料:铝合金全金属材质 (4)电池容量:11.1V6000mAh (5)动力组成:编码减速电机+抱紧式联轴器 (6)机械臂自由度(DOF):6个 高性能运动关节: (1)最大旋转角度:240° (2)最大扭矩:35.0kg/cm (3)舵机精度:0.2° 视觉传感器: (1)像素:800万 (2)视场角:160° 激光传感器: (1)测距频率:8000Hz (2)扫描频率:10Hz (3)最大测距范围:12m (4)扫描角度:360度 |
竞赛场景 |
(1)场景尺寸:3.3m*3.3m (2)围墙高度:50cm (3)围墙材料:木板、塑料 (4)道具:包含塑料块、贴纸、限高门等 |
六、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
参照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行业企业规范,依据选手完成竞赛任务的情况,按照竞赛标准进行现场评分。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工艺评价与功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本着“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可操作性强”的选择制定评分标准。
(二)评分方法
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分别计算各子项得分,按规定比例计入总分。各竞赛项目和竞赛总分均按照百分制计分。当出现参赛队总分一样的情况,以完成总时间短参赛队为优。
在比赛时段,参赛选手如出现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和监考正常工作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长扣减该专项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该专项任务成绩为0分。参赛选手有作弊行为的,取消比赛资格,该专项成绩为0分。
参赛选手不得在比赛结果上标注含有本参赛队信息的记号,如有发现,取消奖项评比资格。
(三)评分权重
1.预选赛评分
预选赛任务为仿真实操考核,采用上传演示视频内容+源码包的考核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各部分占比如下:
序号 |
名称 |
占比 |
1 |
导入模型 |
10% |
2 |
应用界面设计 |
55% |
3 |
数据解析 |
35% |
2.决赛评分
决赛任务为综合应用技能考核。
本科组评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基础控制、机器视觉识别、地形环境感知、全自主综合应用开发,共计总分为100分。
序号 |
名称 |
占比 |
考核内容 |
1 |
机器人基础控制 |
20% |
编写应用并安装,实现机器人控制完成规定的动作任务 |
2 |
机器视觉识别 |
20% |
完成题型识别并完成指定任务 |
3 |
地形环境感知 |
20% |
完成障碍路段通过,到达指定区域 |
4 |
全自主综合应用开发 |
40% |
完成相关区域的综合任务 |
高职组评分为四个部分:机体安装与功能测试、机器人控制、地形环境感知、自主控制综合应用开发,共计总分为100分。
序号 |
名称 |
占比 |
考核内容 |
1 |
机体安装与功能测试 |
15% |
完成机器人安装并进行相应调试工作 |
2 |
机器人控制 |
20% |
完成指定的机器人动作、调试和应用开发 |
3 |
地形环境感知 |
30% |
完成障碍路段通过,到达指定区域 |
4 |
自主控制综合应用开发 |
35% |
完成相关区域的综合任务 |
注:1.职业素养部分不具体配分,但在工作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从参赛选手实际操作竞赛总得分中扣除2—10分,严重违规者以致停止比赛,并取消本竞赛模块分数。
2.实际竞赛过程中各指标所占比例可能有所微调。
七、其他
1. 基于OpenHarmony的AI复合机器人平台为赛项推荐硬件平台。赛事联系人:文博老师,联系电话:19120634602
2. 其他未尽事宜,将在赛前向各参赛选手做详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