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动态 > 正文

信息人物专访之优秀本科生导师

日期: 2008-10-25

浏览次数:

【信息人物专访之马庆华老师专访】

科研与教学,是一对孪生兄弟

 

 

近日,信息学院马庆华教授荣获“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围绕马教授的获奖历程,记者特别采访了马教授。

优秀本科生导师的评比,是根据导师在工作的责任心,工作态度,是否配合学校学院的指导思想,以及是否热爱学生,受学生欢迎程度等因素来进行的。在这几方面,马教授可谓经验丰富。他说:“教学没有尽头,如何做一位优秀的老师是一辈子的学问。”让同学们学了自己这门课后有所收获,是马教授的教学目标。

科研与教学从来是一对孪生兄弟。马教授认为,科研搞好了,对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与科研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马教授透露,有时上课遇到与自己科研有关的课题,当场就可以将有关问题的历史、形状和未来介绍给同学们,使自己的讲课更加生动、有趣。马教授有自己的科研团队,而且充满活力。据他介绍,目前科研团队里的几个年轻老师已经在国内外很好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而且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马教授还认为,做科研、搞项目,目的是获得好成果,并尽可能将成果用于教学上。而且科研要不断做,力求创新,否则就会落在人家的后面。

马教授在介绍学习方法时认为,学习的前提是不能松懈,特别是对学理工科专业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老师是带路人,学生应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在专业的学习上应做到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做实验)四步。另外要给自己定目标,紧张有序地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学习好了大学本科四年的专业知识,不论毕业后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马教授的工作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信息学院英才多,我们静候更多属于我们的优秀人才和成果。

【信息人物专访之柯晓华老师专访】

别人能行的,信管的学生也一定能行

初见柯晓华老师,便被她暖暖的笑容所感染,顿生一种亲切感,我们的交谈也因此轻松起来。

作为06级信管班的导师,柯老师面对的是该专业招进来的第一批本科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未来没有方向感是当时学生们存在的最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不排除一些学生是由于专业调剂而导致心态没及早调整过来的缘故,但我同时发现,一些分数非常高的学生也是通过第一志愿录取到本专业的,说明他们对这个专业是有一定了解和兴趣的。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为了解决学生们的困惑,柯老师逐步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学科理念,了解本专业在IT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她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正是学校着力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最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我带了他们一个学期的专业课,彼此交流的机会非常多。我至今还有大部分同学的联系电话和所有人的电子邮箱。他们也会跟我分享班级活动的照片,让我在校运会时穿上班服,到场加油。期末时,还写来一封感谢信,感谢我陪伴他们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初学编程的过程。”学生们从第一次的茫然无知举足无措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柯老师的每一个温馨的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这个学期,柯老师不担任他们的专业课教学了,和学生们的沟通是否会少了呢?柯老师笑着表示:“在通选课上,我和大部分的学生每周都有见面的机会。了解到这学期他们遇到两门难度较大的专业课,几乎一个多月都适应不来。我们便通过座谈的方式,尝试找到问题所在,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任课老师。” 为此,柯老师还专门联系安排大四的学生为信管班的同学们开展了系列讲座。讲座前,她会把内容发到每个学生的邮箱里,让他们做一些学习上的准备。“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更主要是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柯老师如是说。为了解决学生思想上工作上的问题,柯老师经常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跟学生谈心;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经过共同努力,不但使学生们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不过我觉得最高兴的是他们又重建了信心。我相信,别人能行的,信管的学生也一定能行。”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510420 (北校区) | 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 510006 (南校区)

联系方式:(020) 39328032(南校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Copyright © 2024

媒体关注